仙人掌可以净化空气吗 仙人掌的生长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山西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获得焦炭出口配额15万吨。
在此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具有创新性,这项工作有何重大意义?孔泾源:我们看一场重要变革或者是重大结构调整的过程,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看这场变革符不符合产业基本特点、符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不符合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以及以人为本的相关理念。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煤炭、发改、国土、财政、国资、监察、工商、环保、煤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组。
今年和以后一个阶段里,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评价说,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我国煤炭产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集中度低。目前,参与整合各方都基本满意。1400多座过渡性生产的小煤矿,要在今年基本关闭到位。
经济日报记者:现在,社会上对山西进行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大企业、集中度到底对煤矿工业有什么重要意义?比如,我们上了亿吨产量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超过1000亿元,如果拿出其中的5%作为科技投入,一年就是50亿元,用于煤炭深度加工、清洁利用等方面,肯定会有明显效应。会上,省政府确定了省内资源有限保障省内需求,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要优先保障省内供应的原则。
华北电网去年12月31日的消息也称,由于负荷需求持续高位运行,电厂耗煤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京津唐电网电煤库存整体呈下降趋势。元旦前河南省召开的经济工作会透露,河南省将进行煤矿兼并重组攻坚战,拟在今年完成646座小煤矿兼并重组,不参加或者达不到条件的,都将关闭退出。记者采访位于汝州市的瑞平电厂负责人,李副厂长也说,如果不是依托省内煤炭资源,他们电厂现在一定也和外省电厂一样,在为电煤奔波。受经济危机需求下滑影响,去年上半年秦皇岛煤炭价格曾较前年大幅下滑,但自去年8月末开始上涨,并不断创下年内新高。
一煤炭行业人士说,这与经济复苏过快有关,也与山西煤矿整合引发的全国各产煤大省都进行煤矿整合有关。李朝林说,在煤炭供应偏紧的情况下,今年煤炭价格依然会持续走高。
随后,省内各电企纷纷和煤企签订今年电煤供应合同,后顾之忧得以解除。而河南,目前正步山西后尘,拉开煤矿整合大幕。国家通过调控使市场平衡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国内煤炭市场要形成适度竞争的局面。他想到了那部风行一时的电影——《疯狂的石头》,他说:现在的煤炭也是疯狂的。
我们现在是有钱连煤都买不到。应急措施 河南优先保证自己用煤众多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今年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因此今年的全国煤炭不会出现供给过剩,供应总体还会偏紧。今年电煤供应紧张超过往年。煤炭大省的河南又是火电大省,目前电煤供应情况如何?即将进行的煤矿整合,是否会影响全省用电?煤炭紧张 用煤大户到产煤大省抢煤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觉得这句话大错特错。
李朝林说,有了竞争,才能使供需自我调节,达到合理平衡。在他看来,这即是所谓的相对垄断。
火上浇油 煤炭资源整合导致产能缩减作为市场供需关系中的供应方,中平能化集团等大型煤企正在享受着顾客盈门的快感。而其他用煤大户也都倾巢出动,到产煤大省抢煤。
肖岩说,由于日益严峻的电煤供应形势,他不得不奋力争取更多的电煤资源。电煤缘何出现近几年少见的紧张局面?肖岩和李科长认为,这与冬季用电高峰有关,可能也与国家经济的快速复苏有关。据悉,河南省在去年12月初还曾因为缺煤造成137万千瓦容量机组停机。而对于相对垄断的企业来说,获得垄断利润要比获得合理利润容易得多,企业在制造短缺方面会有更大的冲动。目前包括华中电网和华东电网在内,多个省市电煤告急,部分城市已开始拉闸限电。同时,其他一些煤炭耗能大户也纷纷开工生产,致使煤炭市场整体回暖。
国内资深煤炭专家李朝林也称,这完全得益于国家经济超乎预期的复苏。就以平煤为例子吧,来平煤抢煤的外省人太多了,除了用煤大户领导来亲自拜访外,更有一些省份的政府部门领导带着企业家团队来谈判。
经济复苏,煤矿整合,供应偏紧,就在外省用煤企业抱怨在河南采购不到电煤的时候,火电大省的河南是否高枕无忧?肖岩称,现在外省一些客户之所以很难在中平能化采购到煤,这也是为了优先保证河南自身的火电企业用煤,因为河南骨干电厂的库存也十分吃紧。河南不能掉以轻心,这是非常时期。
中银国际电力行业分析师于念分析,去年年末国家发改委取消了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而改由煤炭和电力企业自主进行煤炭价格谈判时,还曾明确表示要继续进行宏观调控,或许就是告诉市场,在煤电价格出现大幅失衡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还是会显现威力(综合来源:第一财经CBN记者冯迪凡) (来源:新华网综合)。
据印尼《商报》报道,印尼建筑业协会主席苏达尔多表示,印尼国产的钢铁及相关产品产能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业成本过高。不过,自贸区的启动也会给东盟国家这样的疑惑:是应该对一个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感到雀跃、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还是对大量中国制造涌入感到担忧?东盟老六国的商界人士似乎各有各的盘算。马来西亚政府已在筹划如何拥抱中国市场,并将组织高层访华。印尼贸易部近日也颁布条例,要求市场上所有的印尼商品必须贴上国家质量标准标签,并警告近期将没收市场上所有不合印尼国家质量标准的舶来品。
但另一方面,印尼政府则在考虑,是否应将食品饮料、纺织品、鞋类、电器、钢铁、石油化工、无机化学和家具等8个工业部门列入推迟实施中国—东盟FTA的行业名单。其中,有7881种为新增零关税商品——既包括了辣椒、鱼类、酱油、加工食品、瓷器这样的日常消费品,也有空调这类耐用品,还有汽车与摩托车零配件、钢铁、塑料产品、水泥、机器与机械、化学产品这样的工业品。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将降低该国市场上的钢铁及其他建材价格。在美国著名的政治博客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Post)上,自由撰稿人、马来西亚问题专家凯文·霍斯柏利(KevinHoltsberry)以《何为新年大事?那发生在亚洲》为题写到:对于开始仅10年的本世纪而言,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可能是最大的地缘战略发展成果。
1月1日,东盟老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文莱)同中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第一阶段落实,该FTA囊括了54457种商品。在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建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最先对FTA表示了欢迎。
2008年,这7881种商品占东盟老六国与中国贸易总额的11.8%。印尼家具制造协会执行主任唐娜嘉(Tanangga)则讲了一句大白话: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没准备好同进口的中国产品竞争。但在仍然背负着10%~12%关税的情况下,如何与零关税的东盟国家竞争,成为让印度出口商挠头的事情。野村证券在题为《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的报告中,对中国内需影响下的新亚洲也作出了乐观评估:我们对亚洲的看法特别乐观,因为预计一股新的结构性力量——中国,将对亚洲其他地区产生比许多人意识到的还要大的积极影响。
最后还是引用野村证券的话来展望2010年的亚洲经济:我们预期将会出现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格局转变,届时该地区的内需(在中国的引领下)将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东盟FTA甚至也引发了印度的隐忧。
马国际贸工部长穆斯塔法·穆罕默德今年将率团来中国招商,并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上海世博会。印度希望扩大对中国的水果、蔬菜和粮食等农产品出口。
可达4.5万亿美元、暂时排在欧盟和北美自贸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超过设想。